重慶縉云山的風水對居住者有何良好影響
中國易學風水協會會長、中國十大杰出風水策劃師
周 游
重慶龍脈綿遠悠長,主城形似一展翅飛翔的天鵝;她發脈昆侖山東側的岷山山脈的雪寶頂山海拔5588米處,(屬中干龍)由西往東經松潘、劍門關至四川廣元,岷山盡。后經棋盤山起大巴山、再經達縣的崖門由東北往西南蛇行獸行、藕斷絲連穿州過縣,又重起華鎣山脈至寶頂海拔1703米處,再分枝劈脈發五支:縉云山、中梁山、王屋洞山、銅鑼山、明月山。形似鳳尾,又象“五指登科”。
重慶縉云山位于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是七千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古名巴山。山間白云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郁積,氣象萬千。 早晚霞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N云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并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 縉云山從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云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和夕照峰等九峰。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1050米;獅子峰最險峻壯觀,其余各峰亦各具風姿。 縉云山系全國自然保護區。該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森林1300余公頃,生長著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云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山中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此樹是1.6億萬年前即存在的古生物物種。 素有“小峨嵋”之稱的縉云山,堪稱觀日出,覽云海,夏避暑,冬賞霧,以及觀賞常綠闊葉林自然景觀的絕佳去處。 縉云山又是具有1500多年歷史的佛教勝地。山中縉云寺,始建于南朝劉宋景平元年(423年),后曾稱“相思寺”、“崇勝寺”、“崇教寺”,曾受到歷代帝王封賜。寺中自古辦學,名為“縉云書院”。寺內現存有宋太宗誦讀過的24部梵經。寺外石照壁上“豬化龍”浮雕,為六朝文物。另有出土的石刻天王半身殘像,據傳是梁或北周作品。
重慶縉云山有小峨眉之稱,山上有縉云寺、洛陽橋、宋石刻、明石坊、獅子峰的太虛臺等。這里是成渝地區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保存較好的山區,是著名的國家森林公園。有始建于南北朝時期的溫泉寺、古香園等?N云山林海蒼茫,奇峰聳翠,九峰崢嶸排空,素有“川東小峨眉”之稱?N云山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始建于南朝劉宋景平元年(公元423年)的縉云寺廟,有晚唐石照壁、宋代牌坊、清代那伽窟等古代石刻,有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太虛大師創建的“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遺址和原中共南方局夏季辦公舊址,有重建的白云觀、紹龍觀道教文化園區,有風景迷人的黛湖、獅子峰、香爐峰、佛光巖、舍身巖、白云竹海等自然景觀。
依山傍水是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可以說山體是骨架,水域是源泉。縉云山此起彼伏,像龍椅般將北碚城和眾多小區房屋及業主環抱;嘉陵江像玉帶那樣輕飄流來,然后緩緩東流,玉帶環腰成為“環抱格”,真是一塊山環水抱的風水寶地。
宅地風水講究山、水、勢、氣,《宅書》中對山有高度擇求:“占山之法,以勢為難,而形次之。勢如萬馬,千乘云從,爵祿三公。勢如重屋,茂草齊木,開府建國!闭沾藢Ρ,縉云山具備以下優勢:山:重嶺疊嶂,延綿想接,勢如巨浪,又如降龍。地勘大師評曰:首觀后山來龍,山巒重疊,鬼星顯耀;敦印齊全,兩肩無缺。從后山金星發脈,連續游出五個開帳形小金星山,山腰過峽處很細很短,暗合地書“峰腰鶴膝龍束氣”之說,此主后人官運亨通、榮華富貴。次觀左護青龍,乃由后山(左肩)發脈出相連的五山,直護下來向內彎環有情,自然構成左面水庫,合書上“左有大庫”和 “左水為美”之說。再觀右邊白虎,也是從后山(右肩)生出五峰相連環護縉云山,“龍脈虎砂,形成案山”。表明“五層案山出狀元,文筆高峰當面對”,此主官星顯耀,文運昌發之大吉。
據形巒風水:縉云山一字文案山形,出狀元貴人。周邊有九座山似九條龍圍繞象珍珠般的縉云山,可謂九龍戲珠,大富大貴。縉云山前有鵝嶺、中梁山、王屋洞山、銅鑼山、明月山等五重山作案山,旺發五代。伸手摸到案,定當發大財。而且一重山比一重山高,一代更比一代強;左“青龍”翹首,環護有情;右“白虎”埋頭成嘉山美砂,旺人興財。
近處嘉陵江水繞至縉云山的形狀,竟活生生地繞了一個“∩”形彎環,呈現出難得的、標準的玉帶纏腰吉水。水到堂前環繞,前臨腰帶水,為典型的快發之地。天門開,地戶閉,藏風聚氣,水法吉祥。秉承旺盛龍脈,高處攬勝,氣象萬千。
詩云:氣脈旺盛龜形地,官居極品昌文運;左倉右庫千金涌,山環水繞城門閉;明堂廣闊容萬馬,水口聚財不漏氣,有緣之人住此處,人興財如玉。縉云山:形與理合,理由形生;得天獨厚,千里難尋;確是上上風水寶地?v觀九州方圓地形,誠如《巴山演義》所載,自盤古開天、女媧創世,縉云山即處三千大千世界中軸線上,既謂“天地之臍”,又為九州“氣眼”,中華大地一切著名山水均環繞縉云山,成眾星奉月之勢。屬陽宅地中難尋藏風聚氣,獨具匠心之天地之作! 山的偉岸,水的柔媚,林的秀美,石的氣質,林石泉等多種景觀元素巧妙組合,如詩如畫,旺人興財,令人神往。
2017年9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