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巨型暗物質“宇宙橋”存在于兩個星系團之間,即Abell 223星團與Abell 222星團。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7月4日報道】題:支撐宇宙網的暗物質已被找到
在宇宙中支撐宇宙網的基本架構暗物質首次被清楚地探測到。
眾所周知,宇宙中的物質組成了一張網,宇宙網的絲狀物將眾多星系和星云串聯起來在空曠的宇宙中擴展。這種絲狀物由正常物質和暗物質構成。暗物質是人的肉眼無法直接看到的,約占宇宙質量的85%。
德國慕尼黑大學天文臺的約爾格·迪特里希及其研究團隊已探測到一個超星系團的絲狀物中的暗物質成分。這個超星系團名為“阿伯爾222/223”,距地球約27億光年。
巨大的絲狀物產生的引力使得從地球發射至遙遠星系的光束發生彎曲。迪特里希的研究團隊利用這種光束,計算出“阿伯爾222/223”超星系團絲狀物的質量并繪制出它的形狀。附近正常物質的熾熱氣體發出的X射線表明,正常物質是該超星系團絲狀物的組成部分,但僅占其質量的10%。其余部分一定是暗物質。迪特里希說,這表明這些絲狀物是“將宇宙中的星系團連接在一起的暗物質網絡的一部分”。
德國科學家或發現暗物質存在的確鑿證據(圖)
2012年05月23日 09:41
來源:中國航空報

來源:中國航空報
神秘莫測的暗物質在銀河系中的比重高達三分之二,科學家幾十年來一直在尋找暗物質,但始終沒有發現證明這種物質存在的決定性證據。最近,德國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克里斯托弗·維尼格表示,他可能發現了第一個確鑿證據,能夠證明暗物質存在。
維尼格表示,通過對來自美國宇航局費米太空望遠鏡獲取的觀測數據進行長達3年半的統計分析,他可能發現了銀河系內存在暗物質的證據。分析中,他發現伽馬射線的能量處于峰值,在光譜中表現為一條線。如果他的研究發現得到證實,這條線就是暗物質存在的確鑿證據。
專家們認為超大質量黑洞(如銀河系中央的黑洞)釋放的噴流與周圍的暗物質發生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據信就是費米等望遠鏡觀測到的高能伽馬射線的來源。當噴流與暗物質發生相互作用時,望遠鏡能夠觀測到相互作用產生的光子。
在對數據進行3年半的分析后,維尼格發現伽馬射線的能量處于峰值,在伽馬射線的光譜中表現為一條線。這能夠證明暗物質與噴流發生相互作用。其他科學家表示仍需進行更多研究,證實維尼格的理論。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埃利奧特·布魯姆和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加恩·康拉德指出,仍需進行大量研究,證實這一發現。維尼格承認他只是得出一個初步結果,他的數據只涉及50個光子,因此存在其他現象導致這條線出現的可能性。
2010年12月,參與費米望遠鏡項目的科學家發現兩個巨型泡泡,從銀河系中央的黑洞向外伸展。巨泡距地球2.5萬光年,跨度超過可視天空的一半,從室女座進入天鶴座。它們可能較為年輕,只擁有大約100萬年歷史。兩個泡泡通常被伽馬射線濃霧遮擋。伽馬射線遍布太空,由以接近光速的粒子與銀河系內的光線和星際氣體發生相互性用形成。
科學家指出這兩個從銀河系平面向外延伸并放射伽馬射線的巨型泡泡可能是發現暗物質的關鍵。在對費米望遠鏡的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后,科學家才發現這兩個泡泡的存在,經過分析,他們發現這兩個泡泡擁有令人吃驚的特征。他們認為這個泡泡可能與維尼格的理論存在聯系,因為二者擁有一些類似特征。(辛力)